10月份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一部电影《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电影讲述了一位篮球教练在特殊学校带领“心青年”(心智障碍人群)一起打篮球的励志故事,其中乐亮、对对和建国这三个角色由三位现实中的“心青年”所饰演。
在电影“井喷”的今年,这部题材较小众的电影没有取得TOP级别的票房。后来的一个月里,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部电影,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失落。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海报
有些人太久没见就会沦为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我和阿蒂是这次活动的新手,我俩被分配为一组,和孩子小沐一起做游戏。
活动前一天,虽然已经经过培训,但是心里不免还会有些紧张。担心自己在面对孩子们和家长时,会不会说不合适的话,会不会好心帮倒忙。但见到了我的搭档阿蒂,心里略轻松了一些,有这样开朗可爱的搭档,应该会很顺利。
见到小沐,看到他大大的笑脸,我瞬间忘记了忧虑,不自觉就想和他说话。小沐因感统失调导致双腿不便,但是性格非常活泼,头脑敏捷。
有一个游戏环节是给树叶归类,需要游戏参与者把每个树叶宝宝放到大树妈妈的篮子里。小沐经过几轮游戏后比较兴奋,于是小沐妈妈索性放开手,让小沐在地上爬着做游戏。我也和他一起手脚并用,在地上爬来爬去。
放开了手脚的小沐像个mini版“蜘蛛侠”,迅速往返于房间两端,而我早已跟不上他的速度,缓慢的在他身后开心的做一个小跟班。
游戏结束时,我们都乐得一屁股坐下。以游戏之名,我这个成人也能光明正大的快乐的打个滚儿。快乐还在继续,因为我有最可爱的孩子小沐和最可乐的搭档阿蒂。
在手工环节,阿蒂设计了一种“树叶被按一下就会叫一下”的游戏方式,把小沐逗得笑个不停,兴奋时他会提高音量叫一下。
我还在思考该不该提醒小沐妈妈时,阿蒂温柔地对小沐说:“我们大笑,但是不叫,平静一点,ok?”
小沐快速领会,开心时会靠在阿蒂身上大笑,乐完了也能认真把叶子拼贴到画纸上。
小沐的笑最纯粹,他的提问也最真。小沐看到阿蒂画了一个“√”下加个“一”的“小鸟”,质疑道:“这是小鸟吗?”
阿蒂一再坚持这就是小鸟,并再添了几笔。
小沐看了又看:“这不是老鹰吗?”
阿蒂无奈,只好去网上搜了一个小鸟简笔画,小沐终于心满意足的画了下来。
她画了一朵云彩,请小沐也画一朵。
小沐有点为难,说:“我不会画云彩。”
阿蒂说:“你画出来是什么样子,云彩就是什么样子。云彩的形状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
小沐握着彩笔歪歪扭扭地画了一片锯齿状的云彩。
我们都认为它很美丽。
云彩的形状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会随着风,随着雨,随着自然的变换,长成不同的样子,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然的孩子。
“心青年”们也是如此。
课堂活动结束后有一个复盘环节,志愿者们分享自己在整场活动中的所看、所思、所想。
我在分享中提到了电影《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我惊喜的发现,这里的很多志愿者都很喜欢这部电影。
我记得在电影刚开始宣传时,有部分声音说这部电影有“消费苦难”之嫌,谨慎起见我翻了几乎每个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发现表示认可的评论基本都来自“心青年”的家人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
我想,可能大众对“心青年”的了解太少了,所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他们,而保护的动作应该发生在看见他们、了解他们之后才更有其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观点之一。
就像《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它的精彩在于并不渲染泪水,而是描绘拼搏后的快乐。
我想那些跋山涉水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那些耐心准备每个小细节的老师们、那些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志愿者们,都知道我们是因快乐而相聚,因为爱而成长。
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老乡,同时也是从事了十几年公益事业的一位老师。她与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中的一些人物有着奇妙的缘分。
这次活动,她和同事专程从河南郑州来到北京,希望能复刻志善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在帮助心智障碍儿童康复之路上的专业模式,(点击阅读文章:成为桥梁(上):“我们不要一味地讲要‘修理’好一个人。” ,成为桥梁(下):“独木桥也是桥。”)助力更多需要帮助的河南本地群体。
缘分的天空下,爱从来都是流动的,也会继续流动下去。
文/张雪文
审编/徐琪
排版/夏天
——END——
关于志善益邻
志善执行的公益项目为:
“助医小家”项目:
为来京就医的贫困大病患儿家庭搭建一个“温暖的家”,为他们提供住宿、基础生活设备及物资、资源链接、心理关怀、家庭支援等服务,协助在就医过程中得到社会关怀,渡过难关,早日恢复健康。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项目:
在全人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为脑瘫、自闭、唐氏、发育迟缓等特需儿童创造社会参与的机会,通过个案服务、多元课堂、融合活动、赋能培训等方式,建立多方、多元支持体系,推动特需儿童无差别成长。
“爸爸村庄”项目:
是“做个真父亲”与北京市志善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合力打造的家庭成长公益项目,目标是通过“做个真父亲”的讲座、训练和系列营会,唤醒父亲的心转向家庭,训练父母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帮助孩子全人生命成长,把真爱带进家;并扶持有共同愿景的家庭结成“村庄”,共同养育孩子。
追光两代人项目:
专门致力于帮助陷入迷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10-18岁青少年及其家长。通过组织多主题小组活动、短期营会、家长沙龙、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价值观、找到生命的意义,协助两代人一起改变、重建家庭和谐关系。